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,这一日太阳到达黄经270°。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,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,太阳高度角最小,是北半球各地白昼(白天)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
俗话说,吃了冬至饭,一天长一线。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,这天过后它将走“回头路”,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,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,而我国正是处于北半球。
冬至这天,太阳虽低、白昼虽短,但是在气象上,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。原因是地表尚有“积热”,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,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。冬至之后的一个月内也是我国最冷的时候,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,民间数九也正是从冬至开始,三九四九通常为我国最冷的时段。
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,每年冬至日,有吃饺子的习俗,民间还流传着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谚。在中国南方地区,有冬至祭祖、宴饮的习俗。而在西南的四川,很多人喜欢在冬至这天喝羊肉汤,可以增强人的抗寒能力。
冬至后天气寒冷,体内阳气刚刚生发,比较弱小,养生要调节体内平衡、顺应自然。同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,注意保暖,并适当运动、多多休息。